咨询服务热线:

021-6443-3725

探索争鸣

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争鸣

英国的残疾人就业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的国家。此后,该政策被认为是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合理措施被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接受。

英国残疾人就业政策沿革

     1944 年,为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英国出台了首个《残疾人就业法案》,规定雇用20名员工以上的雇主必须至少雇用3%的残疾人。1948年,英国政府在综合性的《就业及职业训练法》中规定:国家及地方政府负有对残疾人进行康复和职业训练的责任,并对有生活需求的残疾人给予经济上的帮助。中央政府就业部、劳工部培训司和伤残人员司等部门负责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安排和指导,地方政府设立残疾人训练所、康复中心以提供相应的职业培训。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残疾人就业政策进入到高速发展时期。1995年的《反残疾歧视法案》规定,雇主因残疾而歧视雇员或求职者属于违法行为。违法歧视行为广泛涉及求职申请表、面试安排、技能测试、聘用条件、晋升机会、与工作相关的福利、解雇或裁员等各个方面。法案还规定雇主应在工作场所为残疾雇员进行合理调整,以确保他们不会置身于不利于健康的工作环境中。被定义为非法的雇主行为还包括:雇主对待残疾人不像对非残疾人那样友善,且不能证明其行为的合法性;雇主不能合理调整残疾人的工作;安排残疾人从事其身体无法胜任的工作。
      2005 年通过的《反残疾歧视新法案》是对1995年法案的修订和发展,它要求公共机构为残疾人搭建平等就业的平台,并拓展了“残疾人”的定义,使其覆盖范围扩大到了艾滋病、癌症和多发性硬化症患者。
     今天,英国残疾求职者和雇员可从各种组织获得帮助,其中最重要的组织是成立于2002 年的“特别就业中心”。中心设有能够针对残疾人具体情况而提供就业帮助的顾问。如为肢体残障者提供的咨询服务一般都致力于帮助其重获在实践、情感以及社会方面的控制权。在与求职者面谈的过程中,如果其残疾状况需要额外的就业支援,特别就业中心顾问可以提供进一步的专业咨询服务,这种一对一的具体帮助非常人性化。就业顾问将根据求职者的能力和经验,协助其判断适合的工作工种,并一起制订帮助其求职或接受培训的计划。

多项计划促进残疾人就业

      英国政府为促进残疾人就业实施了许多具体的行动计划和方案,其中一些比较有代表性。
      工作阶梯计划。该计划向残疾求职者提供在不同机构从事不同种类工作的机会,帮助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并使残疾雇员能够获得与从事同一工作的非残疾雇员等同的待遇。
      获得工作计划。它旨在帮助即将开始带薪工作(包括自雇)或者已经在工作的残疾人,如果他们感觉自己从事的工作因身体健康状况受到影响,且这种影响可能持续一年,就可以联系当地特别就业中心的残疾人就业顾问,帮助其联系最近的“获得工作计划中心”,并通过“获得工作计划中心”寻求多种类型的帮助,包括寻找新的适合其身体健康状况的工作。
     残疾符号计划。残疾符号由两个钩及“支持残疾人”字样组成。它通常出现在招聘广告或求职登记表上,这是由特别就业中心向积极雇用残疾人并就残疾人雇用、留用、规划职业生涯等作出积极承诺的雇主颁发的。如果招聘广告上带有这个符号,就说明雇主乐意雇用残疾人。这一小小的符号彰显了雇主的社会责任感,是赢得公众口碑的筹码。

为残疾人提供自立自强机会

     英国残疾人就业政策,对我国残疾人事业也有诸多启示。
     首先,社会需要转变对待残疾人群体的态度。社会福利制度主要通过3条途径来满足人们的需要:帮助减少困难,增强克服困难的能力,提供所需资源。我国的残疾人福利事业主要着眼于帮助残疾人解决生活困难和提供所需资源,对“增强残疾人克服困难的能力”不够重视。
     其次,在残疾人福利的实施过程中要以增强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残疾人福利在实施方式上,大致分为康复型、自立型和扶助型三种。康复型以治疗为主,社会和政府为医疗康复创造条件和提供器具,美国的“访问护士制度”和德国的“住宅护理制度”就属于此。自立型立足于创造条件,通过促进就业等手段,使残疾人融入社会,英国是自立型残疾人福利政策的先行者。扶助型以法国和日本为代表,主要表现在为残疾人提供最为全面的无障碍等生活便利。对于我国来说,积极鼓励有工作能力的残疾人实现就业是长久之计。
     再次,各级政府要严格贯彻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考察英国残疾人就业政策,我们发现,残疾人就业问题的解决既依赖于完善的残疾人就业政策,更依赖于这些政策的贯彻实施。目前,我国在残疾人就业问题上主要存在着地方政府不够重视、执法力度不强等问题,政策的实际实施效果因此大打折扣。
      最后,企业在聘用残疾员工问题上的态度直接决定着残疾人就业政策的发展前景。在英国,很多企业出于自身形象的考虑,会聘请专业人士或机构帮助其解读残疾人就业政策。可以说,正是英国企业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确保了残疾人就业政策的实施效果。我国政府在这方面要加强舆论引导,政策鼓励、经济支持企业招录残疾人。 


(摘自《中国社会报》)



友情链接
上海市民政局 上海市社会福利企业管理处 百度一下